<progress id="lt73r"></progress>

<noframes id="lt73r"><progress id="lt73r"><form id="lt73r"></form></progress>
<track id="lt73r"></track><p id="lt73r"><nobr id="lt73r"></nobr></p>

    <noframes id="lt73r"><progress id="lt73r"><form id="lt73r"></form></progress>

    <rp id="lt73r"></rp>
    <cite id="lt73r"><address id="lt73r"></address></cite>

    <video id="lt73r"></video>
    <ol id="lt73r"></ol><track id="lt73r"></track>

    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供暖季LNG儲備供應充足 市場價格不漲反跌

    來源:中國經營網 2022-11-28 08:50中投網 A-A+

       今年供暖季,國內LNG(液化天然氣)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不漲反跌。

      金聯創數據顯示,11月22日,國產LNG出廠均價跌至5105元/噸,較2022年均價下跌22.8%,較10月7日以來的高點下跌2410元/噸,累計跌幅32.1%。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楊燕表示,10月以來,受保供政策影響,LNG市場供應平穩,上游氣源充足,而終端需求不足,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LNG進入低價通道。自10月7日以來,LNG價格下探時間已達46天之久,跌幅32.1%,市場拐點尚未明確。

      供應充足

      事實上,今年我國天然氣保供情況好于往年。

      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人士在新聞發布會上就提出,進一步深化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扎實做好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具體而言,一是組織全面簽訂和履行天然氣中長期合同,及早落實資源,嚴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氣秩序穩定。二是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以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為重點,推動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產,夯實國內資源保供的基礎。三是加快提升儲氣調峰保供能力,壓實各方責任,加強調度和考核,全面推進儲氣設施項目建設,增強高峰調節能力等措施。

      在此引導下,今年國內天然氣產能得到有效提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國內生產天然氣1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日均產量約5.5億立方米。1——9月,累計生產天然氣160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 此外,隆眾資訊數據顯示,10月,內蒙古、陜西、山西的LNG產量分別為44.38萬噸、37.48萬噸、25.17萬噸,同比增幅分別為11.59%、19.9%、30.55%。

      供暖季之前,上游資源進口準備充足。金聯創數據顯示,11月全國LNG接收站接船量達90余艘,較10月到船量增幅20%,同時接收站庫存已儲備至高位水平。

      楊燕向記者表示,進入冬季,國內天然氣儲備充裕。一方面國家發改委統籌儲氣資源,支持上游供氣企業加大增儲上產力度,積極保障冬季供暖。其中,西北中國石油原料氣價格執行階梯氣價,鼓勵液廠生產。另一方面由于國際形勢復雜,國內LNG轉售減量,同時海氣船只近期集中到港卸載,接收站庫存高位承壓,綜合來看,國產及海氣供應表現充足。

      另外,今冬供暖季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總體得到保障。“三桶油”是國內天然氣生產和供應主力。其中,中國石油全力以赴攢足保供“底氣”,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資源籌措,目前已落實采暖季天然氣資源量超千億立方米,為天然氣保供夯實了資源基礎。

      近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冬供暖季我國天然氣資源供應總體上是有保障的,高峰時段、部分區域受持續寒冷天氣等影響可能會出現供需偏緊情況。

      需求下降

      “雖然北方于11月15日已全面進入供暖期,但由于天氣溫和,導致消費增量遲遲難達預期。另外,車用需求持續疲軟,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擴散,行業運行整體低迷,對LNG需求更難提振。”楊燕表示。

      在楊燕看來,進入冬季后,多省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各地工業需求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對LNG需求小幅削弱。

      金聯創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22日,國內LNG出廠均價跌至5105元/噸,較2022年均價下跌22.8%,較10月7日以來的高位點下跌2410元/噸,累計跌幅高達32.1%。

      國家統計局及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9月,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677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3%。金聯創預測稱,2022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為3631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1%。

      楊燕表示,若LNG持續高價會損害下游用戶的積極性,對比管道氣及液化石油氣(LPG)等替代能源,其經濟性優勢就會減弱。從近段時間來看,進入供暖季后,雖然多個區域的LNG經濟性優于管道氣,但由于上下游簽訂的管道氣合同量執行“照付不議”政策,因此LNG替代管道氣情況寥寥無幾。與LPG對比,短期LNG價格走跌優勢有所回歸,但長期的局面難以扭轉,終端用戶替換LNG比率仍低。

      隆眾資訊分析師尹濱則表示,長期以來,受疲軟的市場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主產地工廠難以產銷平衡。截至11月16日,北方主產地LNG工廠出貨價格為4569元/噸,按照11月17日開始執行的新原料氣價格來看,工廠即將扭轉利潤倒掛的現狀。

      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西北LNG直供管道氣工廠平均利潤為62元/噸,在LNG價格漲跌頻繁的情況下,利潤倒掛千元的情況并不罕見。

      楊燕認為,目前LNG市場基本面尚未出現實質性改善,價格或難以出現較為明確的止跌信號。不過,短期內伴隨著液廠及海氣競價快速下跌后,庫存壓力或可得到部分緩解,供方下探意愿或將收緊,市場不乏出現窄幅試探推漲的可能,但仍需進一步關注需求及供應的實質性改善情況。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相關報告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午夜人妻久久久久久久久

    <progress id="lt73r"></progress>

    <noframes id="lt73r"><progress id="lt73r"><form id="lt73r"></form></progress>
    <track id="lt73r"></track><p id="lt73r"><nobr id="lt73r"></nobr></p>

      <noframes id="lt73r"><progress id="lt73r"><form id="lt73r"></form></progress>

      <rp id="lt73r"></rp>
      <cite id="lt73r"><address id="lt73r"></address></cite>

      <video id="lt73r"></video>
      <ol id="lt73r"></ol><track id="lt73r"></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