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消息,在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臨床試驗中,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來的人造血被首次輸入人體。英國研究人員表示,這將顯著改善患有血液疾病和罕見血型患者的治療。
在這項更廣泛試驗的第一階段,英國兩名患者輸入了少量(相當于幾茶匙)的人造血,以觀察其在人體內的表現。這項試驗將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擴大到另外10名志愿者身上,旨在研究實驗室培養的血細胞壽命,并與正常血細胞進行比較。
研究人員說,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要取代常規的人類獻血,后者將繼續是輸血的主要來源。但這項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制造出非常罕見的血型。這些血型很難獲得,但對那些因患鐮狀細胞性貧血等疾病、依賴定期輸血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這個項目的合作者之一、NHS血液與移植輸血中心的醫學主任法魯克·沙阿博士(FarrukhShah)說:“這項世界領先的研究為人造紅細胞奠定了基礎,可以安全地用于給患有鐮狀細胞等疾病的患者輸血。雖然絕大多數血液仍需要正常獻血,但這項工作對難以找到獻血來源的患者有很大益處。”
這項人造血研究由布里斯托爾、劍橋和倫敦的研究人員以及NHS血液和移植中心共同進行,重點是培養紅細胞,其功能是將氧氣從肺部輸送到身體其他部位。
首先,研究人員定期獻血,并檢測能夠成為紅細胞的柔性干細胞。其次,他們將這些細胞放入實驗室的營養液中。在大約三周的時間里,營養液會促使這些細胞增殖并發育成更成熟的細胞。
接著,研究人員使用標準過濾器對這些細胞進行純化,這與常規獻血過程中去除白細胞時使用的過濾器相同。最后,紅細胞被儲存起來,并注入患者體內。
在這項試驗中,實驗室培養的人造血被貼上了一種經常用于醫療程序的放射性物質標簽,以監測它在體內的狀態。
同樣的過程也將在10名志愿者身上進行,他們每人將接受兩次間隔至少4個月的輸血,分別注入5-10毫升的正常血液和人造血,以比較紅細胞的壽命。研究人員希望,人造紅細胞具有更長的壽命,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需要的輸血會越來越少。
正常血液中通常包含年輕和年老的紅細胞,這意味著它們的壽命很難預測。與此同時,由于實驗室培養的血液是新鮮的,這意味著它應該可以維持紅細胞預期的120天壽命。
盡管如此,這項技術目前的成本相當高。根據NHS血液和移植中心的數據,目前NHS的平均輸血費用約為145英鎊(約合1200元人民幣),實驗室培育的替代品可能會更貴。
NHS血液和移植中心表示,目前還沒有關于人造血成本的相關數據,但隨著臨床試驗規模的擴大,成本將會降低。一位發言人稱:“如果試驗成功,研究奏效,那么這種技術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大規模推廣,這意味著成本將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