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工程裝備市場規模狀況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2021年1-12月,全球共完工交付海洋工程裝備超過200艘/座,已經脫離了歷史底部位置。從新接訂單來看,全球海工裝備成交總金額突破100億美元,移動生產平臺和海上風電相關裝備依舊占據絕對主力地位。
鉆井平臺市場復蘇基礎將繼續夯實。過去幾年,不足70%的裝備利用率令運營商持續處于重壓之下,新建需求更是極度匱乏。面對供給過剩的局面,市場中閑置以及缺乏競爭力的鉆井裝備被送去拆解或者改作它用。從需求側來說,隨著國際油價的逐步回升,2022年的鉆井裝備作業需求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不僅能為仍未實現交付運營的庫存裝備提供重要機會,同時也能為塵封已久的新建市場帶來一點希望。
移動生產平臺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全球能源消費清潔化轉型勢不可擋,但主流機構對油氣等化石能源需求達峰的時間預測不一,各國雙碳目標的時間表也不盡相同;诖,那些投資回收期短、收益豐厚的深水項目將受到更多關注,也是未來短中期內重要的油氣產量增長點。并且,2021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逐步回升,已經明顯高于巴西、圭亞那等一批深水項目開發的盈虧平衡成本,因疫情延遲的項目也重啟FEED進程。由此來看,2022年的移動生產平臺的建造需求將在2021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
風電相關裝備助力市場向上突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布了新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聲明,承諾主要經濟體到2030年,其他國家到2040年結束煤炭投資、擴大清潔能源規模、實現公正轉型并逐步淘汰煤炭,又一次證實了清潔能源的光明前景。海上風電作為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內均將會受到極大關注。隨著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和新建項目風機吊裝需求持續擴張,對安裝船、運維船、船員轉運船、起重船等相關施工作業裝備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銷售規模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資料顯示,2020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之和)439.58億元,同比增長54.29%,高于工業企業整體水平(增長0.34%)。
2021年1-11月,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543.83億元,同比增長49.70%,高于工業企業整體水平(增長21.31%)。
圖表 2019-2021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及增速
注:工業財務狀況統計數據來源于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的范圍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增長率的計算依據是當年樣本企業與上年的比較,而每年的樣本企業可能是不一樣的。而且,由于起點標準的提高,2011年標本企業數量將比2010年有所減少。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